半年多的时间,卫星就要上天了?”唐伟东仍然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伊利亚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唐先生,请不要误会,确切的说,这只是一颗测试性质的实验卫星。”



他耸了耸肩膀,继续往下说道:“您不需要惊讶,所有的一切技术,还有人员,都是原来熊家的。这颗卫星,就是利用原来的技术衍生出来的。”



“不同的是,在原来熊家的科研人员,和国内派来参与这个项目的,国内科研人员的协助下,仅仅是对原来卫星,使用寿命过短这个缺点,进行了改进。”



“还有将一些细微之处,进行了优化。技术方面,实际并没有太大的更新和跨越。采用的依然是熊家的三轴稳定技术和精密铯原子钟。”gōΠb.ōγg



伊利亚这么一说,唐伟东就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一颗,改进优化型的原格洛纳斯原型卫星啊。



众所周知,因为技术上的差距,格洛纳斯跟GPS相比,最大的缺点就是寿命短。



后来也是由于经济困难无力补网,在轨可用卫星少,不能独立组网。只能覆盖本土以及周边区域,无法进行全球实时覆盖。



但是其也有一个长处,那就是在民用领域,它的精度是优于GPS的。不过,不管是熊家还是罗刹,都没有开发它的民用市场,在市场普及率上跟GPS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底下。



想到它的缺点,唐伟东下意识的问道:“改进后的卫星使用寿命,能达到多久?”



伊利亚忽然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顿了一下后才说道:“理论寿命大概能达到五年左右,这个只有测试过后,才能知道具体的数据。”



“相比起GPS的卫星来,还是有所不如的,不过比起现有格洛纳斯两到三年的使用寿命,还是有了大幅提高的。”他赶紧又补充了一句,向唐伟东解释道。



五年就五年吧,现在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剩下的其他技术方面的问题,可以慢慢解决嘛。gōΠb.ōγg



见唐伟东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伊利亚偷偷松了口气。



他们的高额福利待遇,都是远东公司为他们提供的。这个项目的所有研发费用,也是通过某个不知名的基金,由唐伟东旗下、国内外的产业联合“捐助”出资的。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是天经地义的。他们都知道,资本家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要是花了大笔的钱,出不来成果,人家觉得他们没有用,直接把项目砍掉了,或者换人来干,那他们还能去哪里找像现在这么高的待遇呢?



之所以这么着急的要送一颗卫星上天,他们真实的目的,还是想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让资本方看到自己等人的用处。



要知道,唐伟东通过基金,可是对这个项目,许诺了高额的赏金的。



财富,就是最大的源动力,他们当然要玩命儿的拿出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咯。



唐伟东不说话,伊利亚就继续汇报:“这颗卫星,是按照跟国内有关部门的合作协议,由他们帮我们负责制造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将技术跟他们共享。”



“包括卫星技术、通信技术、导航技术,以及所有的测试数据。”



这一点就是唐伟东主导的,他自然是知道的。



因为后续还有很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于80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头铁老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头铁老汉并收藏重生于80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