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学院了,一百五十人,一个不少,是直接分到各个学院还是……」虞信捧着一本花名册从外面走了进来。



「胡人的办事效率还是挺快的。」赵括笑着说道,从下达命令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才一个月时间,胡人就把入学的人员全部送来了,这效率比赵国的办事效率都快。



「赵飞骑就在北疆,就算再给胡人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反抗。」庞煖笑着说道。



依靠赵武灵王的余威,赵国收服胡人的难度比秦国收服义



渠和巴蜀难度小太多了。



秦国对巴蜀还有优惠政策,可以减免赋税,即便如此,巴蜀还经常反叛,赵国对胡人没有任何优惠,只有一条,要么听话,要么死!



不过赵国对听话的胡人要比秦国宽松很多。



「这些胡人不识赵字,大部分不懂赵语,需要从头交起,就没有必要分开了,全部交给儒家吧。」赵括想了一下说道。



诸子百家中,若是论哪一家教化的能力最强,那么非儒家莫属。



最好能够将这些胡人全部教成翩翩君子,让礼乐的光辉普照天下,而且儒家最看重的就是教化之功,尤其是教化异族,这是孔子当年都没有挑战过的事情。



「大王放心吧。」孔穿自信地说道。「若是能够教化所有胡人,就算是先祖也不能及也!」



「对了,从今以后禁止称呼他们为胡人,改以地名称呼,明白了吗?」赵括说道,他要从根子上消除胡人这个称谓。



从今以后,赵国境内,只有赵人!



「诺。」众人瞬间便明白赵括的意图。



「对了,这是农家和天仓氏兄弟的谏言,你们看一下。」赵括指着桌子上一封信件说道。



虞信拿起书信,打开一看,神色有些动容,「冬天无事,将全国各地所有种地种得好的农民召集起来,探讨如何种地!」



农家和天仓氏为了提升产量,从种子和耕种技术两方面入手。



但是耕种这方面,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不同土质,不同地区适合耕种的方法也不一样,很快研究就遇到了瓶颈。



为了寻求突破,农家和天仓氏决定上书赵括,召集赵国各地农民,共同研究。



「禀大王,臣觉得此事可行。」虞信拱手说道。



现在已经是冬天,全国各地已经不需要耕种,召集一些农民不会有任何影响,反倒是农家的温室中,还能继续种地。



赵括摇了摇头,说道:「寡人的意思是,直接向天下开放,召集天下精通种地的农民共聚邯郸,研究种地的同时,编纂《农书》,就如同当初医家一样,并且对所有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农民,给予奖励。」



中国自古以来皆重视农业,但是却从来没有重视过负责种地的农民,粮食亩产从几十斤,到几百斤,再到后来的上千斤,中间不知出现过多少伟大的人物,然而最后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反而那些整天闲着没事干,只留下几篇酸诗的名垂千古。



「除此之外,既然医家和农家可以,寡人觉得其他行业也都可以。」



虞信等人对视一眼,没有反对,这种事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搞不好会成为众矢之的,不过现在的赵国有这个底气。



赵王括元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写网文太难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写网文太难了并收藏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