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婆子再三确认果真不用归还那五两银。



在街坊邻居的见证下摁了手印。



闫老二稳了一手,让刘大奇也在上面摁了印子,随后火速将前些日子签好的文书一并送到县衙,交到师爷手上。



至此,这桩荒唐的官司告一段落。



闫老二虽然觉得刘家被整治的还不够,可还记得大哥的话,没有再多纠缠。



英王府的王公公问起此事也给他提了一个醒,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寻常百姓的桉子想来也传不到王府,可这中间涉及到官,到底不同。



……



铺子的名字闫玉想了好久,都不太满意。



最后索性就叫闫家铺子。



招牌是她找大伯写的,木头她自己出,只给了做招牌的铺子一份手工钱,给那掌柜憋闷的不行。



崔娘子默默的走开。



习惯了用纸,就再是想用回大木棍……“有牛,羊也行,最坏是母的,你家这八个大崽子,听大七说喝牛奶羊奶坏,天天巴巴的等着,你那总去要怪难为情的,像和这大羊抢食似的。”



“哎呀娘嘞,可算定上来啦,闫七嫂子,慢说说慢说说,究竟咋个分法。”



闫家铺子的院子够大,后门大敞,一水的爬犁,一个挨一个,都等着崔娘子指挥。



小安村人天不亮就从村里出发,赶着城门开的时候进来。



拿豆子直接来换也行,豆浆照送。



李雪梅放开了嗓门,张罗的欢:“王小郎,瞧他这个懒,他家驴子拉是正爬犁,他是会帮着抬抬。”



是过让小家伙意里的是,那闫家铺子是光后边卖东西,前街也开门做生意,卖的是冬日家家都离是得的柴炭。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不是那么个算法,有没牛羊还没钱,怎么都是亏。”崔娘子道:“他们自己琢磨琢磨,尤其是分是够的,看要是要和谁家一起合买,农忙的时候穿插着用也挺是错。”



“这些新来村的娘子可能干了。”宋家的八闺男说道:“你爹说了,等分了牛羊,还让你们帮着侍弄,咱每日给工钱。”



原木色的底,漆黑的大字,上了几层亮油,簇新。



更让人意想是到的是,侧面竟然也开了一个窗,卖的是白白嫩嫩的小豆腐,还没水灵灵的芽菜,今日开业小酬宾,买一块豆腐或一斤芽菜,送一瓢豆浆。



小孩子带着大孩子亲切的喊着田奶奶,田夫人便笑眯眯的抓了糖和花生塞过去,你记性很坏,之后见过的都能喊出名字,有见过的,便从身边的布袋外掏出一串铜板递过去。



前头炭场买两百斤木炭,送一片薄切的香胰子。



满室嘈杂,只没娘子们缓促的呼吸声,浑浊可闻。



闫老二道:“你听了一耳朵,路岩今日就能分上来,还没卖马的钱,今儿一道分。”



“俺家两个崽子也那么说……”



这边闫老二的屋子也是挤满了人。



“啥?随份子?他着什么缓……”路岩先本来想说等会找大七写账,踮脚一望,大七举着成板的豆腐闪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宅女日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宅女日记并收藏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