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上好,生活上咋这么不明白呢,钱是省出来的吗?想想咱家,你爹和我哪个不舍得花用了,能花也能赚才是正理。”



闫玉在旁边熘缝:“就是就是,当官多难啊,优中选优,一次次的考试,学问那么好,为啥将自家的日子过成这样?做个清官,就得带着一家子吃糠咽菜?没这个道理,只要稍稍上心,就能用有限的银子将日子过好。”



反正菜也还没上,闫老二索性就以田大老爷为原型给他们讲了讲一位正七品的大老爷应有的待遇,每年的俸禄,还有一些额外的补助之类。



如果合理规划,田大老爷对生活质量要求又不高,还是够用的,他身下又没有孩子,只有一妻,老两口还能有些富裕。



可现实是,他老师真的没什么钱,除了官场上的人情走礼是大头不能省之外,他的俸禄都被他自己胡乱花用了。



闫家人现在都多少通些经济。



闫老二父女功不可没。



这爷俩一门心思赚钱改善生活,不止解决自家问题,还带着全村人一起致富。



小安村是没赚什么大钱,可踏踏实实的干活,铜板一文一文的攒起,长远又稳妥。



闫向恒想到自家的几门营生。



香胰子木炭可能还涉及一些方法,不为外人所知。



可小二现在干的这个木柴生意,倒买倒卖,一点难度都没有。



赚的就是一个差价,脚程,辛苦钱。



这买卖虽小,也要垫些银钱,而且不是简单的倒手就能赚。



小二让人在永宁城外垄断了所有木柴的来处,免于城内有人混乱市价,才能取得定价权,将永宁城的木柴生意,在短短时间内就做的风生水起。



不但自家赚到了钱,还让虎踞境内的百姓都多了一个赚钱的门路。



这钱,小二实是赚的妙。



菜一上来,闫玉满是期待的伸快子。



唔!



味道,尚可。



要说好,就只素炒芽菜这一道。



芽菜就是豆芽,面前这盘是黄豆芽,火候正好,不生不老,脆生生的。



大丫挺喜欢,夹了好几快子。



“爹,豆芽咋发来着?咱多收点豆子发豆芽卖吧。”闫玉越想越觉得不错。



闫老二点头道:“冬天没啥菜,发点豆芽行,回头我写下来,你回家试着做。”



“二叔你还会这个?”闫向恒吃惊问道。



闫老二笑起来:“这都是会了不说,说了不难的,关州这边冬天也就能见这点绿,家家都知道芽菜是豆子发的,卖不上价,真要当个正经营生天寒地冻在外面跑不值当,咱反正也要卖柴炭,城门口摆个摊子,再送到人家的时候问一嘴,带着卖卖就行。”



……



闫向恒一顿饭吃得大受启发。



二叔和小二脑子都活,随便说说就是一个主意,用他们的话说这芽菜利薄,一天也就赚个几十文,豆子还不能断,得够。



可在虎踞,官衙定下的工钱,最高才三十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宅女日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宅女日记并收藏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