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板,换了一根签子回来。



竹签上一面刻着一个牲字,另一面的字小一些,是个内字。



闫老二又一再求那船头帮着好好看着他的木筏子。



船头想你这破筏子谁还能惦记咋地。



但既收了人家的铜板,他也就好声好气的保证,没问题,包在他身上。



父女两个牵牛离开码头。



闫玉拿着那竹签,看了一会,说道:“这签子应该用了挺久吧,这个颜色,可不像是新竹。”



上面的墨迹也有些晕开,当然也可能是临河之故,不小心沾到水之类,都有可能。



“看着是有不短的时日,起码一年两年到不了这样。”闫老二估摸着说道。



“那这长平里,会不会卖竹子的?”闫玉之所以对这竹签感兴趣,就是为这个。



北戎进村的事,给他们上了一课。



虎踞城的边防有漏洞,且口子就开在他们背后连绵的大山。



箭楼,围住村子的高墙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起来。



在这之前,他们得有点能保护自己的东西。



第一个能想到的,肯定的是竹弩。



弓不好练,竹弩更易上手,他们村子的人,从老到小,几乎都会用。



和北戎正面厮杀太过危险,且那些蛮子射的一手好箭,他们手中无弩,对上太吃亏了。



闫老二:“这个得正经打听。”闫老二道:“你大伯也说过,等避过了风头,咱还可以再做,都被人摸进了村子,太险了,咱小心着用,估计他也不会反对。”



“咱可以都做都练,平时用弓,有需要的时候再用竹弩。”闫玉道。



闫老二摇头道:“希望咱不会有用上它的时候,不过提早备着点没毛病。”



父女两个达成共识。



也走到了长平城外。



长平辖下有二镇临海,坐拥两处天然海港。



西、南两个方向各有一条河。



城西过河便是永宁。



城南这条河与谷丰一衣带水。



也是闫家父女所渡之河。



两人从南门入城,进出城门的人不多。



很快就排到他们。



那守城的官差见了竹签,果然只要了人头钱。



就是这人头钱有些贵。



闫玉这个小儿也按大人算,要三个铜板。



两个人就是六文。



“等有功夫得算算,到底是走水路合适还是陆路合适。”闫老二道:“算上木筏的,算上三宝的,算上咱的……”



“爹!咱在家不是都算过么,肯定是走水路合适,拉东西多,你走官道,就算省下住驿站的钱,到了城门口,不也得给。”



闫玉道:“那船头都说了,不在他那交,就得在这交,咱要是不带上三宝,买回东西还得另外雇车给咱拉到码头……都一样的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宅女日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宅女日记并收藏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