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老二大受打击。
麦芽糖,你听听这个名,就知道它是用麦子做的。
现在啥条件啊,粮食都涨价了,那灾民天天喝稀粥,谁会拿它来做糖。
这么糟践粮食不得让人拿大鞋底子糊脸……
他扛不住了,睡觉!
剩下的两样他记得是洗漱用的,不想听了,怕再受打击。
李雪梅和闫玉没睡,坚持将剩下的竹简和手抄书看完。
“洗发水这个,是用药熬的,成本不低。”李雪梅又掂着写着牙粉的竹简道:“这牙粉方子倒是多,治牙龈出血的,预防龋齿,风热、风寒牙痛、牙松牙软……倒是齐全。
多的有十余种药材,少的只有一两种。”
闫玉一本正经的瞎说:“够咱开个牙科了,不管啥问题,总有一个方子适合你。”
李雪梅瞪她一眼,将手抄书名录排好。
单独挑出了手抄书一,道:“这一本是序章,我大略翻了翻,里面将药物之间君、臣、佐、使的关系解释的很清楚,还细分了玉石、草药、木药、兽、虫鱼、果、菜、米上下中各部。
药物单行、相畏、相恶、相须、相使、相反、相杀也有,透着满满的不情愿。
她想起大叔提过的健康检查机器人,心里不住的念道:希望下次连上大叔,希望下次连上大叔……
……
连续三日,闫老二白日不是跑采石场就是砖厂,更远一些,就是到永宁城送货兼推销。
之前和他订了一千斤木炭的大娘,帮忙介绍了左近的邻居,各家看着便宜,或多或少都订了一些。
闫老二也搞清了永宁城的木炭价格。
百斤三钱三。
到了第四日,闫玉跟着他跑了一天,买齐了水泥所需的材料,做纸用的工具,洗发水所用的药物。
既然跑了药铺,人参当然少不了。
他们不舍得多买,连参须都觉得贵,在伙计嫌弃的目光下,咳咳,买了点参末。
城里的肉摊也是他们的重点采购对象。
猪胰子还挺难买,一般肉摊老板都嫌费时不零卖,他们只好整副下水买回去。
好在永宁城是府城,住在城内的人日子都过的还可以,他们随口问就问到好几家肉摊,和西桥镇上一次只杀一头猪不一样,人家永宁城的肉摊大气的很,一个摊子宰杀两三头的也有。
爷俩买了十半也是劝自己。
好家伙,八钱,一两……要疯要疯,她也快控制不住她自己了。
闫老二憋红了脸,使劲点头:“回家,开整!”
……
闫家的房子已经起来了一半,比正中两间更早有了雏形的是厨房。
按照主家的要求,厨房的灶台要高一些,不在意多费些砖头。
卢师傅没有二话,尽力让主家满意。
至于闫家为啥要三个灶,他一个做房子的管那么多呢,做就是了。
半成品的厨房俨然成了容嬷嬷的天下,因为烟囱还没有砌好,一做饭那香味就乱飘,尤其是手握三个灶之后,闫家的伙食直接上升了一个档次。
一口锅乱炖,一口锅蒸大馒头蒸花卷,还有一口锅拿小火煨着,卤肉卤菜各种卤……
闫玉闻着味道,闭上了眼睛。
先咽了一下口水,喃喃道:“啊!这味道,我闻着味都能找回家,呜呜呜!爹!我都不敢想,要是再加上今天买回来的香料,这卤味得多香!”
闫玉感觉有了容嬷嬷,她可以天天宅在家,不出门也没关系。
只要她爹记得补充食材,她就是宅在家里最幸福的崽!
麦芽糖,你听听这个名,就知道它是用麦子做的。
现在啥条件啊,粮食都涨价了,那灾民天天喝稀粥,谁会拿它来做糖。
这么糟践粮食不得让人拿大鞋底子糊脸……
他扛不住了,睡觉!
剩下的两样他记得是洗漱用的,不想听了,怕再受打击。
李雪梅和闫玉没睡,坚持将剩下的竹简和手抄书看完。
“洗发水这个,是用药熬的,成本不低。”李雪梅又掂着写着牙粉的竹简道:“这牙粉方子倒是多,治牙龈出血的,预防龋齿,风热、风寒牙痛、牙松牙软……倒是齐全。
多的有十余种药材,少的只有一两种。”
闫玉一本正经的瞎说:“够咱开个牙科了,不管啥问题,总有一个方子适合你。”
李雪梅瞪她一眼,将手抄书名录排好。
单独挑出了手抄书一,道:“这一本是序章,我大略翻了翻,里面将药物之间君、臣、佐、使的关系解释的很清楚,还细分了玉石、草药、木药、兽、虫鱼、果、菜、米上下中各部。
药物单行、相畏、相恶、相须、相使、相反、相杀也有,透着满满的不情愿。
她想起大叔提过的健康检查机器人,心里不住的念道:希望下次连上大叔,希望下次连上大叔……
……
连续三日,闫老二白日不是跑采石场就是砖厂,更远一些,就是到永宁城送货兼推销。
之前和他订了一千斤木炭的大娘,帮忙介绍了左近的邻居,各家看着便宜,或多或少都订了一些。
闫老二也搞清了永宁城的木炭价格。
百斤三钱三。
到了第四日,闫玉跟着他跑了一天,买齐了水泥所需的材料,做纸用的工具,洗发水所用的药物。
既然跑了药铺,人参当然少不了。
他们不舍得多买,连参须都觉得贵,在伙计嫌弃的目光下,咳咳,买了点参末。
城里的肉摊也是他们的重点采购对象。
猪胰子还挺难买,一般肉摊老板都嫌费时不零卖,他们只好整副下水买回去。
好在永宁城是府城,住在城内的人日子都过的还可以,他们随口问就问到好几家肉摊,和西桥镇上一次只杀一头猪不一样,人家永宁城的肉摊大气的很,一个摊子宰杀两三头的也有。
爷俩买了十半也是劝自己。
好家伙,八钱,一两……要疯要疯,她也快控制不住她自己了。
闫老二憋红了脸,使劲点头:“回家,开整!”
……
闫家的房子已经起来了一半,比正中两间更早有了雏形的是厨房。
按照主家的要求,厨房的灶台要高一些,不在意多费些砖头。
卢师傅没有二话,尽力让主家满意。
至于闫家为啥要三个灶,他一个做房子的管那么多呢,做就是了。
半成品的厨房俨然成了容嬷嬷的天下,因为烟囱还没有砌好,一做饭那香味就乱飘,尤其是手握三个灶之后,闫家的伙食直接上升了一个档次。
一口锅乱炖,一口锅蒸大馒头蒸花卷,还有一口锅拿小火煨着,卤肉卤菜各种卤……
闫玉闻着味道,闭上了眼睛。
先咽了一下口水,喃喃道:“啊!这味道,我闻着味都能找回家,呜呜呜!爹!我都不敢想,要是再加上今天买回来的香料,这卤味得多香!”
闫玉感觉有了容嬷嬷,她可以天天宅在家,不出门也没关系。
只要她爹记得补充食材,她就是宅在家里最幸福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