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两件秦简的复制品,是按照修复后的工艺和真竹简的保存方法一模一样的做法,就是将竹简放置到盛有特殊药水的试管里保存起来,是两件特殊的



工艺品。



裘老将两件工艺品从书架上取下来,交给麦小苗看稀奇,麦小苗转动试管,果然就发现两支竹简的背面不同位置,都给拉了一道斜刀。



“当时我以为这是仿制竹简的师父干活没做细,留下的瑕疵是吧?”



“对,可是我觉得人家鄂省博物馆这么大老远将东西送过来,干活不至于这么糙,于是打电话给他们询问了一下,才知道这是完全一比一的复原,也就是说,这背后的斜刀痕,是在文物原品上就存在的。’



“这样啊”周至从麦小苗手上取下两支试管,竖立在桌上,然后转动到背面对着自己,接着调整两支试管之间的距离,让竹简上斜刀痕迹在空中的延长线慢慢重合成一条线。



周至脑海中灵光一闪:“这是竹简的顺序标志!竹简应该是事先制作好后,用细线编成册子的形式存放的,工匠会在简册的背后拉上一刀,这样就相当于记录下了每支竹简在一份简册当中的顺序,这样记录好的竹简即便是将



来因为绳子断了散开,也可以利用没有文字内容的这一面迅速重新拼合编起来,恢复原状!”



“对呀,一定是这样的!”当周至将两支试管的背面重新转回到麦小苗和裘老那一面后,麦小苗也明白了过来,鼓掌叫道。



“哈哈哈哈!年轻人的脑子就是灵!”裘老笑道:“就是这样的!”



“这么多年了,大家都没有注意过这一点吗?”



“还真没注意到过,或者说注意到了,却没有去想过这痕迹的价值。”老笑道:“之前进行竹简的文字拼合,虽然大部分内容已经完成,可是除了完全毁灭不可恢复的那些部分外,恢复出来的文字中,有些地方如何排列,先



后顺序如何,依旧在业界存在这不少争议。”



“等到我们将背面这个刀痕作为排列的依据加入佐证后,发现原来好几处存在争议的地方,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就跟小苗说的那样,我们有破了几个案子!”裘老开心地笑道。



“嗨!我这脑子也不太灵,没揪着这个发现研究下去,要不然就又有一篇论文可以上文史了!”周至懊悔地一拍自己的脑门。



“嘿嘿嘿”裘锡圭笑道:“我在论文里提到这一点是你发现的,不过实在不好意思将你列到作者序列里去,毕竟你就设了个疑问便跑了,后边的研究完全没展开,功劳就没你的份了。”



周至这下开心得连连拱手:“多谢老,能成为内容的一部分,已经够光荣了。”(2/2)

章节目录

重生之乘风而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二子从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子从周并收藏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