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啊,全部都是港澳台以及国外拍卖会前吸引买家的印刷品,就是将拍品拍成照片,多角度的,整体的,局部的照片,印刷成一个大册子,免费送给缴纳了定金的潜在客户的。”



“工美也是干这个的,因此需要随时研究跟踪文物行情,因此费经理那里这种画册很多,有一些比较久远的,没用的,我就让他都给我寄过来。”



“这么多,你拿来干嘛?”



“当教材啊!”周至说道:“这还是四表舅发现的,这种画册印刷非常精美,全部都是高清图片,在没法拿着实物研究的时候,多看这个,也能养成眼力,因为要吸引买家,关键特征也都做了特别展示,正好用来传授讲解。”



“原来是这样……”张辛夷问道:“那这个难吗?”



“其实挺难的。”周至说道:“比如我们常见的青瓷,最早可以追朔到在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一直到东汉的原始越窑瓷;到唐代,有了真正的越窑瓷,以及秘色瓷;到南北朝开始有了龙泉青瓷;逐渐发展到宋代的哥窑、弟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青瓷。”



“元明期间青瓷因为战乱在各地衰落,只有江南龙泉窑继续保持着它的辉煌,到了明代几乎一支独秀,仍在大量烧造,从传世实物来看,现存龙泉窑器物,也是以明代最多,其次才是南宋。”



“从元代至治年间开始,经明代洪武、永乐、宣德,直至正统、景泰、天顺时期,龙泉窑一直是宫廷用瓷的主要产地之一。”



“到了清代,瓷器已经变得丰富多彩,除了民间大量使用之外,皇室使用的极品青瓷只保留了一小块需求,那就是彷古。”



“从康熙到道光,其实包括之前的元明,官方一直在jdz烧造了大量彷宋代的青瓷器。”



“青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统称为‘青色’。”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中也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晴,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天色本蓝,有时为青。’”



“所以青瓷的颜色其实包括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各种各样。”



“除了底色,瓷器的压花,圈足,口沿,开片,冰裂纹理,气泡,支钉或者垫片,底款……不同时期和不同窑口,烧造的瓷器都有各自的讲究和鉴别特征。”



“要将这些特征一一辨识清楚,见到一件青瓷器,就能够看出它是哪朝哪代哪个窑口哪个级别的物件儿,就是一门大学问了。”



“我的个天……”张路本来对这学问有点兴趣的,现在已经打起退堂鼓了:“这个不简单,而且这还只是瓷器中的一门,对吧?”



“是的。”周至说道:“青瓷只是瓷器中的一门,瓷器又只是古玩中的一门。”



“而且历朝历代都在努力模彷之前的朝代,又都是给皇家烧造精品的窑口,他们的手艺简直能够乱真,要分清正品,早期彷品,晚期彷品,当代彷品,这就又是一门学问。”



“只有趁现在假货还少,赶紧学得通透,这门学问啊,以后会越来越难。”



“所以你以后还想当文物鉴定家?”方文玉问道。



“中华文化博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重生之乘风而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二子从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子从周并收藏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