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X57mm子弹。手枪和冲锋枪使用9X19mm帕弹。杨凡没有采用俄式7.62X54m步枪弹,也没有采取俄式的7.62X25mm托弹手枪弹。(托卡列夫手枪弹,五四手枪、盒子炮子弹是7.63X25mm,口径差不多,托弹也可以通用。杨凡正在搞盒子炮和盒子炮卡宾枪,将来有可能生产一批托弹。)



后面因为金属子弹成熟了,所以推动了步枪的发展。紧接着发展了两代步枪。分别是老套筒和其简化版的汉阳造(汉阳造性能相比老套筒下降很多,优势是枪管短很多,重量轻了三斤多。)、英七九三款枪。



这些枪都是有固定弹仓的。但当时因为弹仓卡弹问题,全都不能定型。



杨凡无奈之下,决定临时上马造了五百支无弹仓,无退壳钩的版本的过渡性步枪。这些枪需要手动装弹,打完了,要用刺刀把弹壳抠出来,再手动装填下一发子弹,简直能把人弄疯。



部队试用后,十分不满,意见很大。



因为弹仓卡弹的问题搞了很久没解决,同时还在搞可拆卸的弹匣供弹。都遇到了困难。



后装线膛枪加上全金属子弹,基本淘汰了前装枪。



当时为了多一手准备,费大力气解决了抽壳机构。造了五万支单发带退壳钩的单发步枪。打一发,手动装一发进去。但是不用手动用刀子退壳了,会自动弹出弹壳。



但是,生产了五万支后,还没来得及装备部队。弹仓和弹匣技术全部都过关了。这些枪也被淘汰了。



这五万支无弹仓的单发后装线膛加全金属子弹步枪,和早期的五万支前装线膛燧发枪步枪一样堆在仓库里吃灰。



苏彤彤不提,小娘皮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现在这些半成品全都停产了,老套筒生产了两万支,汉阳造生产了五千支,也都停产了。



这些装备给了海军、家丁团、兴禾团练、骑兵教导团、女兵团。另外柱子的别动队也装备了一些。



海军的军舰上,水兵和陆战队都换装了这些枪。因为海上潮湿盐雾大,而且容易被大雨和海浪打湿火药,燧发枪不好使。还是全金属子弹靠谱。



老套筒和汉阳造反倒没有库存,都发下去了。



英七九目前生产了五千多支都在库房里,没有动用。



新城轻武器工厂,现在已经确定,步枪只生产英七九可拆卸弹匣版本的步枪。手枪只生产六发左轮手枪。机枪只生产带三脚架的三管旋转加特林机枪。



因为前线一直在作战,而目前的前装滑膛枪,已经达到了前装滑膛枪的最高水准,足够使用,就一直没有大规模换装。整个军队换装枪械,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会造成极大的短期问题,牵扯到库存、保养维护、弹药、运输等几十个方面。



不仅仅要花费巨额资金,还要影响前线,所以,前线一直担心影响作战,没有大规模换装。杨凡打算战线彻底稳定后在换装。(2/2)

章节目录

明末钢铁大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卷诗书万点花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