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



工业发展八要素,劳动力、土地、原材料、市场、资本、能源、技术、管理。其中劳动力、土地、管理是内部要素。原材料、市场、资本、能源、技术是内外共同要素。



从目前看,杨凡这八大要素全部掌握。并且对欧洲形成了降维打击。



这些优势,足以把欧洲的工业革命,从一开始就掐死在摇篮里。



没有纺织业,他们的工业革命不可能萌芽。他们无法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



后世华夏的爆产能,能干死全球中低端制造业。这个时代同样也能。



华夏之后再无工业国。



用工业化先走一步的时间差,和规模效益带来的低价格,以及海量的产品,把欧洲的路提前堵死。



在杨凡的规划里,金山会盟之后,就立即开始移民计划。



南疆和北疆的民族以及中亚的民族,他们的生存环境太苦了。



为了他们的幸福生活,杨凡会把他们整合起来,武装起来。一路向西,重新按照蒙古人当年的西征路线。收复东欧平原。



第一步,大军先越过乌拉尔河,在黑海北岸站住脚。



第二步,以察里津城为中心,把这些新移民落户到欧亚大草原的最西端。



在杨凡的后续规划里,蒙古人和天山南北、中亚的所有游牧民族,都将迁徙到更适合他们发展的,自然条件更好的地区。那就是东欧平原。



斯拉夫人将会被赶走,就像当年匈奴人驱赶东哥特人一样。



杨凡会把沙俄灭掉,大毛、二毛、白毛统统赶进波兰。以后东斯拉夫人会居住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地域里。



乌克兰这块肥沃的黑土地,杨凡会留给自己。和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地,东北平原黑土地一起,将作为杨府的私人领地。这些地方巨大的农业产出,将来用于调剂全球粮食市场。



至于空出来的东欧大平原。将会分配给蒙古人、天山南北的各个民族、以及中亚的哈萨克人、突厥人、粟特人、塞种人后裔。



东欧平原宜农宜牧,自然条件比欧亚大草原带的东半部分,这种高寒高原草原好的太多了。也比西半部分的干旱荒漠草原好太多了。那里到处都是沙漠和荒漠。



华夏三千年来北方的威胁,就是因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争夺华北平原。矛盾的焦点就是,这块地到底是用来放牧,还是用来种田。



长城以北牧区,这种单一气候类型,在自然灾害下,毫无抵抗力。



每隔百年,甚至几十年,就不停地对游牧民族政权进行格式化。



他们迫切的希望,有第二块不同类型气候的牧场。用来增强抵抗天灾的能力。



沙俄的故地将会分给这些民族,杨凡会把他们犬牙交错布置,以避免某一家强大起来爆发战争。



从此他们再也不用被单一气候下的自然灾害逼迫,不停地南侵。他们三千年来对一块没有白灾的牧区的诉求,将一劳永逸的实现。



也再也不用惦记华北平原,这里是更适合发展牧业的地方。



大西洋水汽充沛,东欧全是平原沃野,河流纵横,基本没有山地。



除了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末钢铁大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卷诗书万点花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