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的发光非常强烈,并不比现代路灯差多少。就是有股刺鼻的臭味,但好在灯比较高,被风吹散后,路面上基本闻不到了。



这条马路上,有专职的维护路灯的人员,每天定时点燃路灯。加好足够燃烧到天亮的电石,把灯火点燃。他们和清扫马路的工人都属于市政铺子的员工。



现代的电石很便宜,3500元软妹币一吨。大概一斤175元。



普通灯具,放几颗电石,就能烧几个小时。非常的持久而亮度高。一吨电石足够帝都北城,几个主要的大街烧一夜了。







这个价格杨凡烧的起。而且目前也只是布置了皇城北墙外、地安门到鼓楼、兴禾超市西侧马路到银锭桥的几条有限路段。



不过随着整条皇城北大街的两侧的开发,路灯必然会逐步安装到位。



现在其他地方都是拆迁完成后的荒地,杨帆自然不愿意浪费电石照明。所以只有皇城北边的这一段路布置了电灯。



因为兴禾超市营业到夜里戌时末(21时),所以这里必须要有公共照明。



鉴于目前兴禾超市是下金蛋的鸡,皇帝破天荒的取消了北城的部分宵禁时间。直到到亥时末(23时)都不算违禁。



有路灯照耀的地方,很多都还没有开发,两边都是空地。



但是,因为宵禁的部分取消,这里自发聚集了很多做小买卖的人,摆地摊的人,卖小吃的人。甚至还有杂耍、唱戏的。



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夜市。



杨凡也不管,反正这里一时半会不会开发,要逐步来。大家愿意用就用吧。丰富一下市民文化,也是杨凡乐见的。大明朝管理的太死板了。整个社会都死气沉沉。



明朝比宋朝有很大的倒退。宋朝打破了唐朝坊和市的严格划分。宋朝的东京破墙开店。沿街都是各种商业房产,各种店铺。



而且皇帝下旨把东京的宵禁取消了。商业活动几乎彻夜不停,夜市三更天才散,早市五更又开始了。



明朝就不行,管理的太严格,甚至到干涉百姓的一言一行,走路走路边还是路中间。吃饭用什么碗快,谁先吃谁后吃事无巨细,鸡毛蒜皮统统皇帝都要干涉。



明太祖朝最疯狂,基本所有的官员百姓,早上一睁眼就开始被皇帝的规矩管制,让人十分厌烦。



杨凡给皇帝的奏章里,算了一下,开放前半夜宵禁,兴禾超市可以增加三成的收入。这让缺钱的皇帝,很快就同意杨凡的建议。



路灯最大的好处,不仅仅是方便了市民的夜间出行。而是极大的减少了犯罪率。因为,黑暗是犯罪的温床。



不论是抢劫的,盗窃的,都隐没在黑暗中。如果城市的夜空被照亮,这些犯罪会急剧减少。



古代城市之所以采用宵禁,主要也是为了对付夜间犯罪。



在华灯初上的晚上,杨凡带着两位夫人,熘达在马路上。马路上人来人往,各种路边摊,挂着灯笼卖着各种小吃,小玩意儿。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儿。



秋天的风吹来,非常惬意。



三人带着随从,走过烟袋斜街,这里灯火通明,买卖商家都在抓紧时间营业。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人们的笑声,混合在耳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末钢铁大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卷诗书万点花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