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赞叹道:“啧啧,真是大手笔啊。不知道是谁策划的。土默特和归化城还在,鄂尔多斯部还在,他们就开始筹划撤销九边了。”



涂山月冷哼一声说道:“估计还得指望老爷去西征,解决土默特和鄂尔多斯人。解除陕甘两省的边患,他们才好趁机裁撤九边重镇,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杨凡问道:“现在九边是什么情况,月如你那边有情报吗。”



林月如把嘴里的锅贴吃掉。用手帕擦了擦手,把文件袋



子拿来。拿出一份宗卷。打开后,读了起来。



杨凡听着逐渐队此时的情况也有了清晰的了解。林月如的工作还是做的非常细致的。



明末崇祯朝,九边重镇除了辽东镇大幅度缩水外,其他八镇基本保持着原来的规模。



此时,九边一共在册边军59万人。这个数字是营兵和卫所兵的总数。实际人数不清楚。因为没有人知道下面人吃空饷的这是真实数字。



而且,卫所基本崩坏,这个人数看着唬人而已,其实能打的主要还看营兵。



其中辽东镇实力最为雄厚。实际有兵八万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营兵,非常能打。



现在经过大溃败,辽东镇已经名存实亡了。就剩下辽西走廊这一小块地方。



辽东镇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关宁锦防线上。另外三屯营有一支一万人的军队,也是归属于辽东序列的。觉华岛还有一些负责运输给养的水军之类的。



蓟州镇是九边中最大的军镇,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全长880余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定为8.5万人,到了崇祯时期驻军兵力近13万人。



仅仅应天府就有卫所一共24卫。但是绝大多数没有任何作用,打仗是根本上不了阵的。



宣府镇东起慕田峪,西至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全长510多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约12.6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8万余人。



大同镇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县东北),西至鸦角山(今清水河县东部,山西和内蒙古的省界),全长330多公里。



永乐时期驻军兵力13.5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7.6万余人。



山西镇(太原镇)东起真保镇长城,西至黄河边的偏头关。山西镇位于大同、宣府两镇长城的内侧(南边),故又称为内长城。



主要作用是防止外长城防线被突破后,敌军长驱直入。作为第二道防线,山西镇的兵力相对较少,崇祯时期驻军兵力5.3万人。



延绥镇(榆林镇)东起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黄甫乡),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全长880多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2.5万人,崇祯时期驻军约4.5万人。



固原镇(陕西镇)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临桃,全长约500公里。



明朝初期,西北地区只设了延绥、宁夏、甘肃三镇,但由于战线太长,距离较远。一旦遭遇战事,三镇之间无法做到遥相呼应,因此在明朝弘治年间又新增了固原镇。崇祯时期固原镇驻军兵力近6万人。



宁夏镇东起花马池,西至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今宁夏中卫市西南),全长约1000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约7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约2.5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明末钢铁大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卷诗书万点花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