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直接下订单采购自行车车架以及飞轮链条等部件,很快就传送了过来。



宋应星放下大坝那边的工作,来这边儿指挥组装这些人力螺旋桨。



现在大坝那边已经上轨道了,技术人员和工头按照既定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就行,每件事都有专人负责,不用宋应星事事躬亲。



十条大型漕船已经拖了过来,正在甲板上横向安装工字钢结构,然后再两舷外侧安装推进器。



一侧二十台,两侧一共是四十台,再加上尾部的五台和船舵。就基本改造好了。



安装还是非常方便的。



本来杨凡以为直接用螺栓直接固定到船板上就可以。一开始杨凡想直接安装在船舷侧面的木板上,宋应星研究了一下感觉不行。



船板的强度太低,这样用不了太久就会被不断变换方向的的力量,弄得开裂,把螺栓脱出来,船板是木质的,船板漏了,船也给弄报废了。



最好的办法还是在甲板上横向安置钢架,把推进器安装在钢架上,这样才保险。



杨凡听取了宋应星的意见,先用十条漕船改造一批。



安装很快,天黑时就基本都弄完。



第二天一早,这十条船从运输处弄来了足够的船夫,开始下水试航。



顺流逆流,满载和空载都试验了一下。



在河里跑了足足一天。



最后统计发现,顺流能跑到七八节的样子,逆流满载最低只有两节半,最快能到四节。平均三节差不多的样子。



虽然慢些,但是能用就解决了大问题。



这些漕船,一条可以运载八百担左右的货物。运力远远超过马车。



明代一担合今天120斤,八百担大概是48吨的样子。



因为安装推进器材和固定用的钢材耗费了一些重量,大概可以运载45吨的货物。



这个运力,已经非常惊人了。



只不过以前这些船是摇动船橹来推进,或者水手撑杆推进的。



现在都改成四十五个人,靠踩踏自行车的飞轮来带动。操作人员增加很多。原来的漕船,只用十个人就可以操作,逆水行舟时就用纤夫。



现在人员虽然增加到五十人,不过属于自主动力航行。不再需要纤夫,使用的弹性更大,理论上那里都可以去。



顺流的时候不用这么多人,可以轮换休息,逆流时,就需要全体出动,一起踩踏来驱动,如果人员疲劳了就靠近河岸边下锚,停下来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出发。



或者采取两班倒的方式,每次用一半的人,这样速度会下降到两节不到,大概时速三点四公里左右。



试航成功后,把这十条改造好的人力漕船交给水运大队运营。以后就不再需要和纤夫们打交道了,可以自由的在蓟运河和海河流域上下航行。



杨凡后续根据需要,再改造一些投入使用,基本就可以满足需求。



第二天,黄三带着五百士兵,以及辎重登上了这十条船。



杨凡已经开始扩军,利用团练老兵做军官,招募新兵。



一千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明末钢铁大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卷诗书万点花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