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对程子华的处理意见一直没见落地,也没通知他可以复课。更没出现人替换他参加学习的事出来。



许一山知道,现在省里很为难。单纯以程子华这点小事就对他上纲上线,似乎有些过了。但如果就此放过他,对王书记那边好像又没法交代。



王书记在骂了一句“荒唐”后,再没就此事有过表态。这就让人愈发为难了。处理重了,对一个干部的未来影响很大。处理轻了,又担心王书记心里不满意。



直到省里开党员生活会,有人在会上提了这件事,王书记淡淡说了一句,“以后这种不值一提的事,就不要放到会上来讲了。”



这句话一锤定音,程子华逃过了一劫。



但是对他的去向,又成了一个新难题。



显然,程子华再回去参加学习不合适了。王书记的话里,说事不值一提,其实也就是在说人不值一提。



一个在书记眼里不值一提的人,怎么还可能得到他的重用呢?如何安排程子华未来的路,就摆在了陆省长的面前。



本来,党政有着明显的分工色彩。党管意识形态,管组织,管人事。政府主要职责管经济,管发展。比如一个地方需要花钱,问谁要?肯定是问政府要。



财政一支笔早就成了党政之争的一道分水岭。



但是,党是至高无上的,他必须管一切。可是这一切里却管不着一个重要的东西——财政。其实这就好比一个家庭一样。一个家庭里,谁管钱,谁在家里的地位就最高。



特别是有钱的地方,党委这边是不可能被政府左右的。聪明的书记们便会成立一个财经领导小组,自己亲自担任组长。于是,过去政府的一支笔的权力便迅速弱化了。最终,财政的权力便转移到了书记手里。



中部省没有采用别的地方乐之不疲的做法。王书记似乎对财政的支配权没有多大的兴趣。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陆省长接任,中部省都没有成立一个什么财经领导小组。



虽说年前就筹划了一个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但是这个组长也不是王书记,而是陆省长亲自担任。许一山现在就临时担任经济发展小组的秘书长。



中部省党政关系一直保持得非常和谐。但凡是王书记这边需要用钱,政府方都会不惜一切力量满足其需要。政府这边需要党委支持的一些事,上了会,都会顺利通过。



大家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让中部省的政治生态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王书记放手让陆省长主政,在于他在年底将到龄。王书记的未来就是去燕京担任人大副委员长。



程子华何去何从,成了一个谜。



中部省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决定召开会议,陆省长上任第一年,必须要拿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出来。



经济领导小组的成立就得到过王书记的大力支持。全省一盘棋,一直的王书记的执政理念。遗憾的是中部省各地区的情况复杂,一碗水端平的可能性很难。



政策这东西,只要稍微倾斜一点,结果就大为不同。



在中部省的工作日历上,全省经济发展是重头戏。其中,融城计划又是重中之重。



融城是王书记的执政思想。他提出打造城市群的理念。大城市,大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一个趋势。



王书记的执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惊涛骇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下南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下南岳并收藏惊涛骇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