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好欺负……”



于是乎,几大世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着该如何行动。



可这些世家之人不知道的是,朝廷不仅有廉价的造纸术。



原材料只需要一些毛草、竹子以及木材,这些东西在唐朝可说是随处可见。



更何况活字印刷术,让书籍的成本降到了最低,只是他们都被刚杨帆制造的假象迷惑了而已。



即使是毛笔和墨砚,在杨帆的刻意交代下,已经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了骏扬坊。



杨帆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几大世家却毫无知情。



在几大世家商议之后,各世家就开始在长安城周边乃至整个大唐范围内大量收购各种原材料以及纸笔墨砚等东西。



以至于收购的价格比原先卖出去的还要溢价半成有余。



各大世家为了确保这些东西不被朝廷收购,甚至动用了许多不耻的手段。



不惜威胁恫吓一些世家和商贾配合他们。



以至于市场上流通的各种学习用品价格直接达到了顶点,让所有的读书人怨声载道。



就在世家进行各种阻挠的时候,朝廷这边也开始有了动作。



印刷四书五经以及杨氏启蒙学和杨氏算学的任务全部由杨帆负责。



而这些任务杨帆则交给了王玄策在秘密进行。



毕竟,杨帆还是觉得骏扬坊是最安全的,因为那里的人员流动很少。



特别是关键的步骤,如活字印刷的字模,以及印刷成品。



杨帆直接让那些工人吃住都在工坊内,以防止泄露出去。



所以,在活字印刷术这种开挂的印拓工艺下,各种书籍刊印的速度直接起飞。



王玄策按照杨帆的吩咐,将工人分成三班倒,日夜不停歇的印刷。



一天便印制出将近5000本书籍,随着熟练度越来越高,产量也越来越大。



才几天功夫,便印制出了近五万本科举用书。



如果世家的人知道,定然会惊掉了下巴。



如今是贞观十二年,整个大唐的人口有三百多万户,人口总数在三千万左右,这是官府在册的。



虽然有很多没有登记,属于黑户,人口总数顶天也只有四千多万。



这些人当中,识字的人很少,读书人就更少了!



按照一百人里面有一个读书人的比例来计算,整个大唐的读书人也就四十万左右。



未考取功名的也就几万人,加上一些启蒙孩童,最多也就30万人。



按照每人一套的数量来计算,也只需要三十万套书籍就足够前期的需求。



如今以骏扬坊的印刷数量,只需要一个月就能满足。



当然,三十万套,杨帆计算了一下,一个月半的时间,绝对能够满足天下的需求。



况且,三十万套的数量,是以大唐读书人最大的需求量来计算的,实际上的需求,应该远低于这个数字。



于是,半个月后,第一批科举用书和学习用品便在长安城以及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原木并收藏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