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请战时说的话传出,令霍昭这位如今只袭了镇国将军爵位的王府继承人大怒。



他当即表示,此战若不能大获全胜,他甘愿拜贾琏这个小辈为师,从此向他学习兵法。



好事者将此中恩怨到处流传,可惜贾琏听了只当未闻。



本来这种恩怨在武将之间根本不算事,大家为了“战功”,彼此奚落贬损也是常事。



或许惟一令人觉得不妥的就是,贾琏对比霍昭乃是小辈。



而今对方一系的人借着大胜之机,挖苦嘲讽也就不足为奇了。



自知贾琏在这件事上理亏的王子腾,也无意与对方辩驳,只回道:“朝堂争论,本就各凭己见。



镇国将军能有此番战果,正好说明陛下当初拒绝荣国公的请战,乃是英明神断。”



眼见王子腾避重就轻,来人脸上笑意更胜。



“陛下拒绝荣国公,自然是英明神断。



然此番镇国将军大胜,也要教某些人知道,莫要以为自己有些本事,就可以肆意张狂。



尤其是作为晚辈,还该对长辈尊敬些,以免贻笑大方。”



此话一出,许多人就都皱眉了。



都在想,荣国公到底哪里得罪了此人。



不过可不是只有南安王府有羽翼,与贾府有旧,尤其是欣赏贾琏的更不在少数。



户部尚书,贾府人称的“赵堂官”帮腔道:



“陈大人此言过了。



荣国公少年心性。



此前之言,也不过是求战心切。



此乃一片丹心为国建功,正是武人应该拥有的气魄。



倒是陈大人,用如此严苛的言语攻讦一位有数功于朝廷的青年才俊,是不是心眼太小了?”



兵部尚书范承举也道:“赵大人说的是。



当日我等尽皆在场,理应知道荣国公只是一时口误,非为特意针对镇国将军。



陈大人说他张狂,老夫也是不认同的。



休说少年人自当有些狂意,就说陈大人以一副长辈的口吻教训荣国公,是自认功比荣国公高,还是位比荣国公重?”



陈姓大臣也没想到,自己就口嗨一下,立马就招来这么多人声讨,且一个个都是重量级的。



强行嘴硬了一句,倒也就不再自讨没趣。



宁康帝看着大臣在底下打嘴炮,也没有在意。



大臣之间各有利益、矛盾,这才是正常的。真要是全部铁板一块,他才会觉得屁股烫。



至于这么多重臣帮腔贾琏,宁康帝倒也不觉得什么。



因为在他看来,贾琏就是这般的优秀。



并且贾琏可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大家欣赏他,不就是变相说他英明,慧眼识英才?



眼见没什么事了,就要令大臣们退下。



忽闻殿外太监进来通传,说是贾政已经回京,正跪在宫门外求见。



宁康帝一愣,旋即才想起这么件小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红楼琏二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桃李不谙春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李不谙春风并收藏红楼琏二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