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说的是她戴着的金锁。
迟疑了一下,宝钗还是伸手,将之解下来递给贾琏。
贾琏接了过去,只觉得这小小璎珞珠光宝气、黄金灿烂。仔细一瞧,上头果然镌刻着小字。
“不离不弃……”
贾琏不觉将字念了出来,然后翻过一瞧。
“芳龄永继。”
贾琏念完点了点头,道:“是句好谶,也贴切。我家钗儿是仙女,自当芳龄永继。只是可惜了,我只是个凡夫俗子,要是钗儿青春永驻,将来我老了,只怕要被嫌弃了。”
听到贾琏的玩笑话,格窗后头沏茶的莺儿笑着插嘴:“二爷不知道,我们姑娘这八个字是个癞头和尚送的,那和尚说得錾在金器上,将来必得玉来配呢。”
莺儿这话一说,宝钗未免有几分紧张。
毕竟先前荣国府内,可是有不少好事者,传过“金玉良缘”之说。
尽管之前贾琏说过不在意,但她怕贾琏言不由衷。
莺儿似乎也知道自己说错话,端着茶水过来的她,有些惴惴。
贾琏似乎没有察觉到气氛的变化,待莺儿走过来的时候,他才笑道:“看来那和尚有些名堂,可不是有玉来配?”
说话间,贾琏一撩衣袍,露出腰间系着的各式玉佩。
一眼看去,不下五六块之多,全是上等材质雕刻而成。
宝钗扫了一眼,又看贾琏面上的些许得色,有些感动。
她知道贾琏这是再次宽慰她,意思是说世上的玉石那般多,又不是只有贾宝玉才有玉。
她想了想,觉得不能因为贾琏大度就装聋作哑,还得将这个隐患解除。
金玉良缘之论显然是她母亲和王夫人二人引导出来的,但是她金锁上的吉谶和贾宝玉玉上的字暗合,这却是个巧合。
尽管是巧合,她也明白没有哪个男人乐意自己女人身上带着个与别的男人契合的物件。
于是在贾琏将东西递回来的时候,她也没有重新带回去,而是放在小炕几上,对莺儿道:“以前是母亲说将这物件戴在身上可以保人平安顺遂,我才一直带着。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也没见它有什么效用,反倒是整日家戴着沉甸甸的,很是不方便。
从今往后,我就不戴这劳什子了。
改明儿,你让人带出去,找个铁匠铺子融了吧。”
莺儿看了宝钗,又瞧了瞧贾琏,默默将金锁收了起来。
这时贾琏方道:“融就不必了。到底跟了你这么多年,上面的话也吉祥,留着当个纪念物也不错。”
虽然贾琏说的坦然,但是宝钗知道自己做对了。
贾琏只说不用融,没说让她可以继续戴着。
莺儿却高兴起来。
她刚才还在想,要是她把金锁融了,回头如何向薛姨妈交代。
正如贾母等人重视贾宝玉那块通灵宝玉一般,薛姨妈也很看重这块金锁。
毕竟上头的吉利话,可是“神仙”赐下来的,违背不得。
<
迟疑了一下,宝钗还是伸手,将之解下来递给贾琏。
贾琏接了过去,只觉得这小小璎珞珠光宝气、黄金灿烂。仔细一瞧,上头果然镌刻着小字。
“不离不弃……”
贾琏不觉将字念了出来,然后翻过一瞧。
“芳龄永继。”
贾琏念完点了点头,道:“是句好谶,也贴切。我家钗儿是仙女,自当芳龄永继。只是可惜了,我只是个凡夫俗子,要是钗儿青春永驻,将来我老了,只怕要被嫌弃了。”
听到贾琏的玩笑话,格窗后头沏茶的莺儿笑着插嘴:“二爷不知道,我们姑娘这八个字是个癞头和尚送的,那和尚说得錾在金器上,将来必得玉来配呢。”
莺儿这话一说,宝钗未免有几分紧张。
毕竟先前荣国府内,可是有不少好事者,传过“金玉良缘”之说。
尽管之前贾琏说过不在意,但她怕贾琏言不由衷。
莺儿似乎也知道自己说错话,端着茶水过来的她,有些惴惴。
贾琏似乎没有察觉到气氛的变化,待莺儿走过来的时候,他才笑道:“看来那和尚有些名堂,可不是有玉来配?”
说话间,贾琏一撩衣袍,露出腰间系着的各式玉佩。
一眼看去,不下五六块之多,全是上等材质雕刻而成。
宝钗扫了一眼,又看贾琏面上的些许得色,有些感动。
她知道贾琏这是再次宽慰她,意思是说世上的玉石那般多,又不是只有贾宝玉才有玉。
她想了想,觉得不能因为贾琏大度就装聋作哑,还得将这个隐患解除。
金玉良缘之论显然是她母亲和王夫人二人引导出来的,但是她金锁上的吉谶和贾宝玉玉上的字暗合,这却是个巧合。
尽管是巧合,她也明白没有哪个男人乐意自己女人身上带着个与别的男人契合的物件。
于是在贾琏将东西递回来的时候,她也没有重新带回去,而是放在小炕几上,对莺儿道:“以前是母亲说将这物件戴在身上可以保人平安顺遂,我才一直带着。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也没见它有什么效用,反倒是整日家戴着沉甸甸的,很是不方便。
从今往后,我就不戴这劳什子了。
改明儿,你让人带出去,找个铁匠铺子融了吧。”
莺儿看了宝钗,又瞧了瞧贾琏,默默将金锁收了起来。
这时贾琏方道:“融就不必了。到底跟了你这么多年,上面的话也吉祥,留着当个纪念物也不错。”
虽然贾琏说的坦然,但是宝钗知道自己做对了。
贾琏只说不用融,没说让她可以继续戴着。
莺儿却高兴起来。
她刚才还在想,要是她把金锁融了,回头如何向薛姨妈交代。
正如贾母等人重视贾宝玉那块通灵宝玉一般,薛姨妈也很看重这块金锁。
毕竟上头的吉利话,可是“神仙”赐下来的,违背不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