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不答反问:“若是欠了,所欠几何?”



甄家太太顿时沉默下来,不知如何作答。



贾琏见状,颇有深意的道:“当今陛下登基七载,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有太多的地方需要用钱。倘若太子一案陛下都没有注意到甄家,却因为旁的原因,甄家之名再次落到陛下的案前,那就得不偿失了。”



贾琏这话虽然没有明说,但只要不是太蠢,就不会听不出其中的意味。



甄家太太不由又紧张起来。



贾琏可是宁康帝近臣,与皇家的关联千头万绪。他既然如此暗示,莫非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于是思忖一番,道:“不敢隐瞒哥儿,家中确实与国库和府库,有些账面往来……



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陈年往事了,其中关系,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的清的。”



看甄家太太这犹犹豫豫,三缄其口的模样,贾琏便知道,这甄家亏空的数额,只怕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太上皇御宇五十多年,虽然功勋卓著,但是也改不了历朝历代在位时间长的皇帝的毛病。



好大喜功。



特别是后期,逐渐变得骄奢淫逸起来。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四海升平,国泰民安,朕享受享受怎么了?



但是一个人享受,免不了被大臣们劝谏,一来二去也烦得很。



因此一向有“圣君”“仁爱”之名的太上皇,便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理念,大手一挥,让大臣们也跟着他一起享福。



既然是享福,就要有钱。臣子们的俸禄不够花怎么办?好办,国库有钱啊。



于是,原本还只是少数特定人群可以从国库中掏出银子,一下子就变成大家都能分蛋糕了。



本来这项政策也算不得是坏事,只要执行的好,有借有还,未尝不能说是一项仁政。



但是随着天长日久下来,这项针对臣子们的福利政策,早已变得和一开始不一样了。其间累及亏空下来的账目和数额,早就不知道有多少。



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有着这些“仁政”,宁康帝接手过来的江山,岂能不缺钱?



若不然,他也不会上任的第一时间,就把林如海这样的亲信,派去执掌盐政。



也不会因为贾琏从盐商那里敲诈了一千万两白银给他,而那般高兴。



宁康帝缺钱,是贾琏一直知道的。



只要宁康帝不改前志,还想要做出巨大的功业,他就会越来越缺钱。



缺钱,就要找地方来钱。



以前他动不了那些既得利益者,但是现在太上皇被荣养,还有谁是宁康帝动不得的?



所以,贾琏能够猜到,宁康帝要对那些曾经亏空了国库的人下手,就不足为奇了。



许是看出贾琏对她的含糊其辞有些不满,甄家太太犹豫再三,还是解释道:“其实我们甄家很少从国库中支借银钱使用的,至少从我进甄家这二十年来,是这样的。



但是我也不瞒哥儿,我署理家中事务的时候,也得知了家里确实欠了府库不少钱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红楼琏二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桃李不谙春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李不谙春风并收藏红楼琏二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