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样才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否则的话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新人换旧人罢了··············



慕容玉良的话可以说是给了叶明盛很多的启发,他让叶明胜可以从更深的层面思考这个问题。



意识到事情关键的叶明盛,也是放弃了大规模出售武器给商号的想法。



他视南洋为大乾海外发展的优先方向,因此南洋一些土族和海盗都是潜在的敌人,让他们从商号手中拿到武器,无异于是在资敌,给自己将来控制南阳增加难度。



而在叶明盛转变态度之后,事情也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审核增多,流程增多,这就是马润川口中条条框框的由来。



因为上面那些关于江南商号和南洋土族海盗勾结的情况,属于大乾朝廷比较高级的机密,只有叶明盛以及内阁成员,以及一些统调处经手的调查人员知道,所以马润川应该是不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他才提出了这样的想法。



俗话说的好不知者不罪,但是叶明盛也不会同意马润川在齐鲁修建兵工厂,扩大齐鲁钢铁厂产能的想法。



在外部局势总体稳定的情况下,贸然新建兵工厂是劳民伤财,不经济的做法。



叶明盛觉得齐鲁钢铁厂每年十万斤的钢铁产能已经很不错了,总该给那些农村的铁匠铺一点活路。



目前大乾还没有到要必须淘汰落后产能的地步·············



虽然没有同意马润川修建兵工厂,扩大钢铁产能的想法,但是叶明盛觉得马润川那个慈善大会的想法很不错。



很多士绅地主都有青史留名的情怀,所以如果能花上几百两银子,就可以在公学中为起建造一座雕像,又或者将建筑物以他的名字进行命名,叶明盛觉得这对于那些士绅来说还是挺有吸引力的一件事情。



叶明胜觉得可以将这个总结成成功经验,并将其推广到整个大乾,当做为各地公学筹措经费的一种手段。



在外面视察了这么久,叶明盛普遍发现一个情况,那就是各地的公学基本上经费都很紧张,很多府县都是将工学视为一个包袱,如果不是朝廷硬性指标强压,是没有哪一个知府或者县令,愿意在公学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和银子。



实事求是的讲,按照现在这个情况来看,叶明盛想的在一二十年后,扫清全天下的文盲这个想法,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叶明盛也在考虑,將对公学在内的教育情况,纳入到吏部对G员的考核标准当中。



叶明盛相信这将极大的提高这些G员对于教育德关注度,从而让公学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



不过这样的想法在朝廷内部是有些反对声音的。



这些人认为,资源总归是有限的,在教育上多投入一些资源,那么势必在其他的方面就要少投入一些资源,而目前公学实行的免费教育,已经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了,在教育方面投入资源已经够多的了,如果朝廷在以行Z命令的方式,要求各地的衙门投入更多,那么势必会加重地方衙门的负担···········



叶明盛觉得这种想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如果公学自己有一定的造血能力那就非常好了,多少能够减轻一些负担。



为此叶明盛也是有过思考,但始终也是想不通有什么好办法,毕竟公学属于是纯公益性行为,很难有什么盈利的可能,衙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鹰视狼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张通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通明并收藏鹰视狼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