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好友问询的目光,苏威淡然抿了一口热茶,才道:“陛下先前对裴弘大是什么看法?行事取巧、立场摇摆不定,陛下收拾打压他不是一次两次了吧?再观陛下用人,要求功勋卓著、行事老成、绝对忠心,他裴世矩是功劳堪比慕容俨,还是忠心可比斛律光呢?”



最重要的是,裴世矩也太年轻了,如果用得宰相都是这样的年轻人,不免会让满朝文武担忧。



做为分掌帝国文武的两位宰相,右相高颎是年轻人,本性刚直,满腔热血,常常锐意进取。那么左相就必须成熟稳重、思虑周全,为帝国兜底,这个人要体察上意,更要功勋卓著、有资历威望。



可高颎琢磨了半天,都想不明白什么人能够代替唐邕做左相,昔年跟着神武帝打江山的老将们大多凋零了,少数几个还在世的也是一只脚踏进了棺材。



皮景和在解了寿阳之围后就告老回家了。



斛律光倒是活蹦乱跳,可皇帝已对斛律家荣宠至极,年年赏赐不断,月月嘘寒问暖,斛律家的子弟个个蒙荫赐爵入仕,温情款款的背后藏着的未尝不是深深的忌惮,皇帝甚至都不愿意再给斛律光上阵的机会,又怎么会再让他做左相?



这个人要功勋卓著,要体察上意,要有资历和威望…高颎和苏威思索片刻,几乎同时念出同一个名字。



“王琳?”



昭阳殿!



裴世矩正俯身趴在地图上,手持狼毫为皇帝圈出一个个工程所在,一边圈画一边为皇帝讲解:



“陛下请看,这一仓修建在洛阳城北七里处,仓城囊括周围十里,穿三百窖,修建之后将对我朝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不仅是洛阳的粮仓,对于关东和关中之漕运的中枢枢纽作用,淮南淮北、河南河北之粮今后将先通过水陆通道运载至此,然后由此地陆运至陕州,循河、渭入关中、陇右…”



“这一仓,位于今陕西华阴县东北三十五里渭河入黄河口处,在潼关左近。将来关东漕米运入关中须先集于此地,其地位重要,会是关中最大之粮仓…”



“此仓,位于卫州黎阳,在大伾山以北,西濒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颇便,从河北地区征调而来之租米,均可以先集中于此,然后再从黄河运往洛阳。我朝用兵北方时,可使江淮运来之米粮军需,先储集于此,如此,可使得我军物资调集的速度大大增加,成本却大为降低…”



……



裴世矩绘声绘色的讲述,皇帝与太子就在边上看。



高纬没什么想问的,这些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战略地点选择的位置和他印象中大抵相同。



太子高珩倒是兴致勃勃,每到裴世矩介绍完,便要他说明一下为什么要在此处建仓,周围有什么地利优势,粮仓的容量有多大,大致可以供给多少人,桩桩件件都问的很清楚。



好在裴世矩事前做足了功课,讲解得也很细致,当被闻到为什么各处官仓排布如此多而杂乱的时候,裴世矩先是望了一下皇帝的脸色,然后解释道:



“好教殿下知晓,臣等这样做是为将来计,我朝修建运河已近十年之久,这些官仓正是依托运河才能存在的,而运河又是凭借各地天然的水利而存在的,各地地势、气象不同,在流水量,含沙量以及河床特性等,都存在一些差异。



“要从淮河、长江流域将粮米运往关中、洛阳抑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北齐帝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拙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拙眼并收藏北齐帝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