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威看太子情状,心知自己说错了话,当即朝太子垂头、拱手,以示抱歉,尴尬说道:“臣不是那个意思,臣是说,安德王勇则勇矣,但性格却鲁莽冲动,我怕他一时被热血冲昏头脑,果真点起大军去和突厥人对垒,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现在朝廷确实有难处呀。”



“两军对垒,如果不能速胜,双方自然要不约而同增加兵力,以求击败敌人,所以仗越打下去,人非但不会越来越少,反而会越来越多。



“突厥人长在蛮荒之地,最耐苦战,餐风饮露能坚持数日之久,可我大齐之兵却不行,没有粮食,连提刀的力气都没有,又谈何作战呢?因此此时最怕大规模冲突的,不是突厥,反而是我大齐!这样的添油战,如果多打上几次,即便最后大齐能胜,也最终会耗空国力,不败而败了。”



“难道任凭胡人闯到晋阳?”



苏威道:“殿下不要急,臣还没说完,突厥人要闯到晋阳,起码得先打穿燕北各郡,臣不认为突厥能够做到。再说,就算燕北边军全军覆没了,突厥人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只要我军坚壁清野、固守营盘,突厥人平白流血却毫无所获,损失的人口和财物最终一定会比我们多得多,这就是不败而败!”



“如此说来,只要敌人没占到实际便宜,就是我们的胜利?”



高珩本觉得父皇给自己找的这个老师分明就是贪生怕死,可仔细动用小脑袋瓜想一想,苏威分析问题虽然偏向于保守,话中的道理却不能不使人信服…



再一想,他又觉得有些不对,杨都督刚刚才失去联系,苏威就在这里大谈特谈“假如”杨檦战败以后,会如何如何。



…再看看他这一脸淡定的模样,那里有一点害怕突厥人打来的样子?



看来苏威此前与他的这场奏对,根本就只是一场面开生面的考较,苏威如果真的怕死,便不会来晋阳这虎狼环伺之地!



其实高珩算是误会苏威了,苏威考较太子是真的,怕死却也是真的。



一个才十几岁已经懂得明哲保身,装隐士以拒绝宇文护招揽的人,你让他忽然变得忠君体国不怕死怎么可能?他之所以还如此淡定地坐在这里喝茶,不过是因为实在找不到突厥赢的可能。



考较太子也只是一时兴起,毕竟这小胖子的皇帝老子已经交代过了,让他多教一点帝王之术,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皇帝。



这不就是一个天然的素材撞枪口了?



苏威觉得自己还是有点水平的,用最简单的语言就讲清楚了“兵无粮草不行”以及正确的胜败观念,还顺带贬损了一下整天没事干找他麻烦的安德王,一石二鸟!这样下来,苏威那标志性的一副没精打采的惫懒模样,在太子眼里也陡然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高珩坐正了身子,虚心求教道:“老师还有一点没有和我说。”



“还有一点嘛,也是朝廷所顾及的,大齐北疆有各族边民,他们与突厥习性相同,平日也多有往来。自大齐国势日盛之后,他们表面上投靠了大齐,实际上和突厥还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晋阳突然大军出动,必然会让北境各部惶惶不安,以为自己要被清算,这对大齐眼下的局势并无益处。”



高珩想起半个月以前,高延宗质问一个鲜卑小部的首领,问他为什么劫掠边境的突厥人里会出现他们的人,这个首领当即惶恐答道:“突厥残暴,逢战,必驱我部众为前阵,狼骑提刀押后,有敢不战而退者,无不立斩。都督久与突厥交战,应知此事,并非我等不忠于天子,实在是刃在脖颈,迫不得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北齐帝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拙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拙眼并收藏北齐帝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