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周,李唐横扫天下,江山几经易主,经历了无数的血雨腥风,这才建立了民族融合的开明盛世。



人,只有被打痛了,才会懂得畏惧。



固有的既得利益者,经历了无数次的清洗,才会停止反抗。



社会变革的道路上免不了要流血……



只是,非得要杀的人头滚滚才能做到吗?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用汉人的习俗取代鲜卑习俗,并且改革北魏的政治制度,参照南朝的规章制度建立新秩序,严厉镇杀、打压反对的鲜卑贵族……可他不也没有竟全功吗?怀朔六镇等鲜卑对于改革极不赞同,宁愿被孝文帝遗弃也不肯做出改变。



到头来成为了压垮北魏政权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现在,北齐政治舞台上的权力者主要就是这些人。



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他们阻拦改革、阻挠汉化的烈度甚至会与当年阻挠孝文帝迁都洛阳一样。



杀心已起,却又暂时又无可奈何……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口老血都堵到喉咙了却不能喷出来。



说得就是高纬现在的心情。早晚憋出内伤。



不管动手还是不动手,到头来都会伤到元气,两难境地的时候,就要看孰轻孰重了。



这压力实在是太大,即便高纬已经布好了局,打算用几年时间好好筹谋一番,从军事、政治、经济三方面入手……也难免感觉到压力。穿越者也不是万能的,原以为当了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发现当时一定是脑子被驴踢了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想要做一个明君,想要建立万世不易之功业,那么享受这种东西这辈子是别想了,就是劳累的命。想要舒服下辈子穿一个小书生吧,想怎么喷怎么喷,想怎么吹牛就怎么吹牛,反正只是一个喷子,何苦那么幸苦,硬要做一个改变时代的总设计师呢?



反正江山没了是皇帝的责任。“皇帝昏庸,皇帝无能,这才没有守住基业。”



没有当过当家人,就别说自己知道当家的苦。



世人皆知皇命难违,又岂知皇帝难为呢?



高纬看了眼幽深的宫道,四周的高墙隔绝了一切天光,头顶的那一片窄窄的天空,雪花下的愈发急促了。



待到诸臣褪尽,高纬又独自一人在太极殿坐了一会儿,有一个计划在他心头翻来覆去的酝酿:年节之后,就是时候对朝廷的官制进行改革了。改北魏官制为明代官制,再在其原本的基础上做出一点修改,总的的来说,要做到收大权于朝廷,收大权于皇帝。文修武备……分开管理。



不到那个时候,他一点风声也不能透露出去。一个朝廷上,部门太多,就会出现人浮于事、庸官冗官尸位素餐的情况,高纬的第一步,要精简机构,而且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联合邺城,两个都城双管齐下,自上而下做出调整和改变。



好在工作并不是非常麻烦,工作量也不大,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要做出改变,将权力集中起来,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北齐官制基本沿袭北魏,仅仅在少数几个地方略有不同罢了。明代昏君迭出,党争不断,内忧外患之下尚且存活了如此久的时间,就足以说明,明代沿用的制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要发挥一个国家最大的潜力,只能通过全面的掌控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北齐帝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拙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拙眼并收藏北齐帝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