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洒的文章风格。



因为皇帝觉得这里面废话太多,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没有,高纬给臣子定下的标准就是,只需说清楚,何人、何地、何时、何事、该怎样解决就可以了,不达标都要受罚。



老子花钱养着你们不是让你们给朕看这些没用的东西的。



看的脑子疼,没事还要翻翻典故,不然人家在里面骂你,你还乐颠颠的拍手叫好。



所以北齐上下有志于功名上士子立刻改变了文风,比之汉代古文更加简洁有力,写文章力求一针见血。



当然这点高纬是没有想到的,想到了也许也不会太过在意。



再说了,这是好事不是?你写文章文笔再好,用典再高明,可是通篇废话,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没有,谁愿意看你呀?



后世那些迂腐儒生大多都是这样,写起文章天花乱坠,结果要他拿出真东西的时候一点本事也没有。



以才考取功名一点错也没有,可也要看什么才,诗琴书画本身就是以陶冶情操为主,胸中有山河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不可否认诗文写得好是可以给一个读书人增加一层闪亮的光环,但是诗写得再好有什么用?它是可以当做策论用,还是可以抵御外敌?



文以载道,文章不应该停留于表面那点浮华的东西。



大道至简,这是最明白不过的道理。



这份诏书明明白白将另一条路摆在了寒门子弟的面前,从今往后,他们大可不用在权贵们低声下气,照样有攀上青云之梯的机会!



他们看了又看,生怕会有一字错漏。



终于有人心情难以自抑,嚎啕大哭起来,许多人看着那段“彼辈流连邺城,有青云之志,然不得良机一展胸中所学,为生计奔波,屈于市井……”也是眼眶湿润。



是啊,为了等那么一个机会,他们付出了多少艰辛?其中苦楚难以想象,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们还是抱着那一点点一天天逐渐削弱的信念死守在邺城,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实现人生理想吗?



苦心人天不负!



有的士子士子激动大呼天子圣明,还有一个干脆面朝皇宫跪拜,额头砸在黄泥路上砰砰作响。



“彦夫兄快起来,你额头都破了,再磕下去磕坏了脑子还怎么考举呀?”



“对对对,不过且容我再拜一拜!”



那个表字彦夫的士子从地上爬起来,毫不在意衣衫上的灰尘。看着十分清瘦的脸上面有菜色,如今却是神采奕奕。



“今日起,吾等寒门亦有进阶之梯了!”



“是极是极,当今真神明天子也!”



……



“子川、文兴,咱们还离开邺城吗?”



那几个落魄书生站在人群外围也是一脸激动。



摸一摸钱袋子,干瘪的很,估计也没剩下多少钱了。



那子川是这几人里的主心骨,他掠一思索,咬牙道:“留!当然要留在邺城,如此好的机会不去试一试身手,以后如何能够甘心?”



他环顾左右,道:“反正我是决定留在邺城了,哪怕是给人当做猪狗一样使唤也要争上一争,诸位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北齐帝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拙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拙眼并收藏北齐帝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