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晴朗,万里无云。



因着萧聿处理空印案留下的祸患立下大功,嘉宣帝便将他提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都察院正二品的官位,那是朝廷的眼睛。



成王和燕王也因此对他越发忌惮。



东直门,秦安酒楼。



陆则与萧聿隔桌对弈,杨堤在一旁观局。



这局棋下的很慢,颇有几分心不在焉。



陆则蹙眉捏了捏手中的白子,斟酌半晌后落下,道:“殿下可是在想宿州改土归流之事?”



萧聿点了下头。



自永昌二十年起,大周陆续推行土司制度。



所谓“土司制度”其实就是以“土官治土民”,朝廷承认个别地区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以此间接管理这些地方。(1)



可土司制度的弊病太多,这几年随着朝廷放权,当地土司权力越来越大,对内统治残暴不说,还会骚扰周边的汉民,故而有人提出了“改土归流”之策。



一旦实行改土归流,就等于取消世袭制度,再度把权利交回朝廷手中。



陆则道:“此事……殿下是如何想的?”



萧聿不紧不慢道:“这放了多年的权利,想收回来,没那么容易,前两年印江县的惨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杨堤插话道:“可宿州的土司怎么着也比印江县那些人好管教,况且殿下此番是带兵去,想必他们也不敢做的太过分。”



萧聿递给陆则一份名单,道:“言清,这两日都察院事多,我脱不开身,你替我去查下这两个人。”



陆则低头看了看,道:“殿下放心,两日之内,定把消息送到晋王府去。”



提到晋王府,萧聿又是沉默。



陆则揉了揉眉心,与杨堤对视了一眼。



他们知道,晋王殿下这沉默,还是因为晋王妃。



近几个月来,晋王和晋王妃虽不再如最初那般争执不休,但却有了几分桥归桥、路归路的架势。



旁的不好说,但夫妻之间,往往后者比之前者要更为严重。



杨堤犹豫半晌道:“有句话,属下不知当讲不当讲。”



萧聿道:“你说便是。”



杨堤道:“眼下陛下的身体越来越差,京中坐不住的人太多了,若最后真像万庆年间那样,闹得满京腥风血雨,殿下定然要借苏家的力。”



“苏家手里不仅有大周最强的兵。”杨堤缓口气,又接着道:“苏淮安年少有为,进内阁不过是迟早的事,这样一桩婚事,成王算计多年也失算了,难不成殿下还真打算给王妃一纸休书吗?这岂不是背离了殿下的初衷?”



“殿下若不稳住王妃,苏家父子又怎会真心实意地为殿下做事?”



杨堤就差说:您为了大业,就算是骗她,又有何不可?



陆则给杨堤倒了杯水,以表赞同。



言尽于此,也就不必再多言了。



萧聿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萧聿喝了口茶,侧眸看向窗外。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宠妃的演技大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发达的泪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发达的泪腺并收藏宠妃的演技大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