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着慢慢吃。



二十车的饼,六千多斤饼,除了交税,还有五百多两。



买了二十头大牲口,回去拖水,又雇了二十户流民帮忙。



继续卖饼,陆续买了三十头牲口,又雇了三十户流民。



除了叶家等个别流民,绝大部分流民都成了陶垣的长工。



陶垣变成了陶半村,随着干旱持续,庄稼大规模歉收,跑山里采集的人多了。



粮食价格长涨,饼价上涨,卖饼囤钱。



其实饼更值钱,只是灾年囤粮,容易出事。



如今手头有五十万斤饼,堆了几座棚子。



更几倍多的草料,要不是干旱,大多都烂掉了。



草料可以不处理,饼要多卖,反正水里还有。



转眼秋收,官府收不上粮,粮价轰然暴涨。



山崎的饼子,价格更高,一斤二三百文。



买的人也更多,有商家大量购买,转手运到别处贩卖。



二千两银子,一买一万斤。



陶垣由玩蟋蟀的混混,逐渐变成了厉害商人。



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是靠脑筋活络而发财的典型。



德山城一带,教训孩子,都说,你看看人家陶垣,短短几年就发起来了。



被说的人都没脾气反驳,因为确实是眼看着起来的。



当真是天时,地利,人和,还有运气,缺一不可。



到陶家提亲的多了,张氏心动。



山崎却不急,再等一年看看。



因为大旱有可能持续,并转成蝗灾。



……



歉收的问题持续发酵,源头在于田税。



一亩田,不是说遭了灾,就可以不交税。



除非是大灾,像流民那样,整片田地全都被大水给淹了。



否则就是没到收获时节,就遭遇大旱,河水枯竭,无法浇灌庄稼,以至于大片庄稼枯死,颗粒无收。



地方官才好通报朝廷,申请免税。



歉收,是最麻烦的。



麻烦在于人心隔肚皮,官方不知道你报告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毕竟耍滑头的大有人在,种十亩地的人,说十亩歉收,实际上可能只有五亩歉收。



官方能做的就是派人去查,然后评估。



只是官吏数量有限,朝廷缴粮期限就在那边。



官吏们一天十二个时辰,从早忙到晚,忙死了,也不可能一一查完所有的田。



查不完,那账面上就是没灾,要按往年的数额交粮。



在农户看来,这就是逼死人的节奏。



但官府也没办法,能做的就是让百姓折现,然后通过商人买粮,给添补上。



等清点完,再冒着杀头的风险通报朝廷,希望朝廷明年减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孤风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风寂并收藏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最新章节